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这是人住的吗 (第2/2页)
住过面积很小的单间,但是也就跟刚才主管的房间差不多。 只能放下一张12米的床,一张电脑台,一个小衣柜。 还有一条可以走路的通道。 那是刚毕业时候没钱只能在这个环境中住了有6年才搬出来大一点的地方的。 开始是因为穷,后面没有搬出来是想多省点钱,反正是一个人有一台电脑就可以了。 那种回家对着四面墙,没有任何活动的空间李元来是深有体会。 这种日子李元来过了6年艰苦的生活。 所以后来创业成功后,有钱了就想改善一下员工的生活住宿条件。 现在内地员工的宿舍,就算是单间起码有接近40个平方,也就是一间顶现在港岛三间大的。 李元来看完后深有感触,直接质问到“刘带,你觉得这个是人住的地方吗?” 刘带被老板质问,内心是一惊的,现在李元来看着他的眼神就好像要吃了他一样,气场太强大了。 额头开始冒汗的刘带说道“李,李总,我也理解这个住宿条件确实稍微差点。 但是在港岛比这些还小的劏房还有更多,像我们主管住的房间在市场上租金起码要12000港币,而员工住的也需要70008000港币。 我们现在免费给到员工住,只需要交一些物业费就可以。 对于很多的员工都是减少一大笔开支,特别是我们的员工还是包吃的。 所以集团对于这一块支出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也需要为公司的成本考虑,现在在港岛有这种免费吃住的公司不多了。 而且环境还是不错的,对于其他出去外面出租的劏房,那是又要出钱又要忍受恶劣环境。 公司宿舍的楼下还有专门的大巴接送上下班的。 所以港岛的香巴拉集团的员工,特别是底层的员工不但感激集团为他们做的事情,而且干活还非常卖力的。 底层的员工每个月现在就是交点物业费和水电费,不需要有其他的花销。 集团还根据员工的级别给员工父母的孝顺基金,相当于变相加工资,每月还有工会到员工家里慰问和送东西的。 我们都很感激李总为我们做的一切,你对员工太好了。” 刘带解释完后,李元来也沉默了。 确实港岛是资本主义社会,什么都要向钱看的。 可能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体会到内地企业制度的关怀,特别像李元来这种又能赚钱,又舍得给员工花钱的老板更是凤毛麟角的。 不过确实也是有李元来关心不足的地方,港岛所有物价和地价都贵。 如果让他们提起收购案的可能涉及资金就在几百亿以上了。 但是对于港岛的几万员工,香巴拉做的可以说是比以前的企业好100倍的。 因为香巴拉让员工感受到了关怀,感受到了希望的。 每个月看着可以存起来的钱,在港岛这个物质社会才会有一点安全感。 大部分的港岛底层的人,回家对着四面墙,每月发工资了就是付租金,还房贷,根本没有钱消费的。 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希望,在这个绝望的城市没有感受到港岛政府的关怀,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而又没有退休金,没有任何保障的人更是绝望。 他们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年纪大了。 生活就是打点散工赚点钱,交点房租,有口饭吃就心满意足了。 甚至有些年老的人直接睡大街上,脏了就去公厕洗澡。 白天就找点散活干,毕竟年纪大没有人要的,只能赚点饭钱够一天吃饭的。 然后又到了黑夜找个地方睡。 在港岛的露宿者很多都是这个状态,根本没有看到任何的希望。 李元来曾经看过一则穷富翁大作战,就是讲富豪去体验底层人士的生活。 那种反映过来的整个城市的世态炎凉,曾经有一句话是很促动李元来。 人家问你们有什么愿望吗? 那个老伯说道“我的愿望就是快点等死,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那时候看到这句话时候,对李元来的震撼是非常大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人绝望到说出,愿望就是等死,快点死。 当时李元来觉得节目效果吧,今天过来其实亲身体会到确实在港岛生活并不容易的。 现在既然来到港岛,总要为员工做点贡献和规划的。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港岛的好了100倍,起码让他们有了盼头。 但是李元来要把这个盼头直接变成现实的。 让他们港岛的资本主义看看什么叫做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关怀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