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三八章 消灭山蛮最好的办法  (第1/4页)
    出了议政厅,梁俊一直没有说话。    在城楼上确定了要攻打洛阳的计划,刚刚在议政厅里,谈论的就是如作战的详细计划。    攻打洛阳,原本就不是梁俊所希望的。    但少数服从多数,又是自己制定的规则。    因此在整个会议纸张,梁俊都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此做无声的抗议。    其实这种会议,也轮不到梁俊说话。    屋内这群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冷兵器时代,带兵打仗的好手。    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导致大家作战理念有断层。    但经过穿越过来快一年的互相磨合,这种断层也越来越不明显。    整个会议是梁羽主持,气氛很热烈,热烈到梁俊坐在一旁,都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    他始终认为,这个时候和洛阳开战不是最好的时机。    拼个两败俱伤,就算胜了又如何?    虎视眈眈的山蛮人来势汹汹,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南下?    如果这边正打着仗,山蛮人突然杀来,一举攻下洛阳和长安怎么办?    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一旦长安和洛阳开战,势必会波及到两城的百姓。    长安和洛阳乃是炎朝仅有的两个一线城市,这两座城的军队打起来,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一定会波及到全国百姓。    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而山蛮人占据了幽州,幽州境内的百姓自然不会有好日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南望王师,等待着朝廷收服失地的大军。    而他们期盼的王师,则正打的火热。    经过这次会议,梁俊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封建王朝的君主,当真是不把百姓当做人来看。    什么爱民如子,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都是他娘的粉饰自己的话。    争权夺利,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    走出议政厅时,月挂中天,清风徐徐,甚是舒适。    可梁俊却心烦意乱,没有心思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刘文静和姚广孝跟在他后面,也都没有说话。    在他二人看来,太子想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君主,这种心境的改变是必须要经历的。    之前的梁俊什么都好,就是太妇人之仁。    想要在这样的斗争之中笑到最后,一定要比其他人更无情。    皇帝为什么要称孤道寡?    寡人是何意?    虽有谦虚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告诉天下人,皇帝是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的人。    梁俊呢?    从他的性格来说,他不适合做皇帝,从他平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太重情义。    太重情义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在皇权争夺战中,则是致命的弱点。    尤其是梁俊对王保等从雍州带来的人,实在是太过宽厚,在他们面前完全没有太子的架子。    这一点刘文静虽然并不以为然,但姚广孝却颇有微词。    太子是要做天下之主的人,怎么能和王保这样的人称兄道弟呢?    只是姚广孝加入东宫时间并不长,根基也不稳,因此从未当中说过此事。    但刘文静却知道他的心思,暗地了也赞同姚广孝的看法,认为梁俊该改一改这种性格。    如果说按照刘文静的意思,议政厅里的那帮人,全都干掉,是对东宫最有利的。    也许这样会让梁俊的名声在朝野之中和百姓心里并不怎么好,但这又有什么麻烦的呢?    只要夺得了天下,谁会在乎坐在龙椅上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皇帝,自古以来就不能以常人、常理,常情对待。    这也是为什么刘文静在攻打洛阳的问题上并没有站在梁俊这里的原因。    也是他明知道梁俊现在心情不好,也不愿意主动开口的原因。    东宫要想走的稳,太子爷就得自己过了这个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