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2/3页)
乐呵呵地跟孙娘子说话,不过孙娘子不善交谈,只说了几句,就忙活铺子里的事儿去了。 抛去别的不谈,干活是别的说,细致认真。 一个晚上生意还不错,等到快打烊的时候,蒸笼里就还剩两个酱肉包子了 本来剩得不少,有八个,但崔如英又给收起来了。 二丫见了依旧没多问,反正妹妹是家里人,也不会害了他们。刘婶儿也见了,但崔如英是崔家人,这又不是她的铺子,操心这做啥?她只管包和做就行了。 这会儿也要吃饭了,孙娘子过来看了看,她管传菜,酱肉包子又是早就做好的,那会儿来拿包子看刘婶儿掀开蒸笼,还有挺多呢。 怎么就剩两个了。 若是赵掌柜,心里能算,也能算出还剩多少,但孙娘子没学过算术,只觉得不对劲儿,但没想太多,“大妹子,就剩这么多了吗?” 刘婶儿点点头,“今儿卖得挺快,不剩多少了。孙姐,你要不要来点焖面啥的?” 孙娘子愣了愣神,嘀咕了一句,“这可咋好?” 刘婶儿又问了一遍,“什么?孙姐?要不来点焖面?” 孙娘子摇摇头,“那水煎包子还有剩的不?” 刘婶儿说道:“这都是现做的,哪来剩的呀。不过还有馅儿呢,你要是想吃这个,留一会儿吃就是了。” 孙娘子道:“那给我拿两个酱肉包子吧。崔老板,你们还吃不吃?” 孙娘子也是多余问这个,崔大山人随和好说话,每次不够,他就没抢过,而其他人在孙娘子说过要拿酱肉包后,也不会再说吃酱肉包子。 几人摇摇头,孙娘子又看向赵掌柜,赵掌柜道:“中午吃了,晚上就算了吧。” 要是他吃了,这事儿就没法办喽。 崔如英的确想过,要是一个不剩孙娘子该怎么办,但是一个不剩了也没法跟上去,所以就留了两个,“婶子,我也不吃了,你拿走吧。” 孙娘子脸上露出一个笑了,把包子装上说道:“我今儿拿俩就够了,不拿别的了。” 铺子里就剩两桌,还有赵掌柜在,没孙娘子要忙活的事儿就先回去了。 崔如英跟崔大山说了一声要出门,就悄然跟了上去。 月色朦胧,天边一轮圆月,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真如此。月光如水洒在地上,给前面走着的孙娘子拉了一条长长的影子。 街上行人并不多,来来往往,崔如英和赵掌柜远远跟在后头,保持着能看得出前面是孙娘子,能跟得住,但她若回头,乍一看只有两个人,绝对认不出他们二人来的距离。 要是回头,看一大一小,估计也就以为父女俩走在街上,不会多想。 两人没说话,这回去的地方跟中午不一样,但也不是孙娘子家里。 跟着走了一段路,孙娘子就拐进巷子,崔如英到巷口就没跟着进去了,而是躲墙后看着,月色下远远看着孙娘子敲了一家的门,很快出来一个人,手里端着个碗。 也是赶上月中,月亮圆,在月色下看得也真切,那人出来后问:“是五文钱对吧?” 孙娘子说道:“今儿包子少,就给个三文钱吧,真是对不住了。” 那人也没说什么,数了三文钱给孙娘子。 孙娘子便把包子给装了过去,崔记包子带出来的酱肉包子,有淡淡的香味儿,夏日天热,夜里也不凉快,这会儿还热着呢。 孙娘子道:“若是下次还买,跟我说就成了。” 这么一来一回的,动作很快,里面的人关了门,崔如英还听见了插门闩的声音,孙娘子也开始往回走。 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巷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