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1/2页)
    西北大旱。    据奏折称,西北已经有三个月没下雨了,这对农业水利落后的古代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数月无雨,赤地千里,庄稼人畜尽皆干渴而死,许多土地如同皲裂皮肤一样可怖。饥民相食,亦或者成为了流民,落草为寇,亦或者饿死,陈尸于道。    赈灾粮食已经派发出去了,然而还是远水不救近火,这只是杯水车薪。    西北大旱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几乎年年都会这样,只是今年更加厉害而已。    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吵吵闹闹的朝臣,永和皇帝忽然想起了白亦容,他曾经说过对付干旱是有办法的。    而听听这些朝臣们的话,居然还有要他发布罪己诏,向天求雨,以示诚心。    简直是荒谬至极!永和皇帝虽然敬鬼神却远之,也不是愚昧的人。他自认自己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大燕朝也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现如今,这些人只差一步指着他的鼻子道,你是个昏君,所以上天降罪于百姓。    永和皇帝已经不耐烦听下去了,便道:“朕将释放农官白亦容,令其前往西北指导田业。另,纵马行凶案非白亦容指使,错不在他,朕特此为他正名。”    这话一出,百官顿时哗然了。    一个言官出列:“皇上,此事不可,白亦容尚是带罪之身,如此一来,百姓不服啊!”    永和皇帝却是难得地耐心道:“且不说已查实此事罪不在亦容身上,就是有罪,朕也要他以自己的才学将功折罪,惠及众多百姓。”    诸多言官气得跳脚:“皇上不可!”    这还是皇上第一次这么坚持己见。    永和皇帝说:“朕已有决心,诸位无需再进言,退朝吧!”    是日,永和皇帝便派人前往伤者死者家里派发抚慰金,并且让大理寺和刑部结案公告,为白亦容正名。    左相秋云飞得知皇上如此,气得内伤,然而又不敢发火,以免落人把柄。即便如此,他还是一只老狐狸,没有轻易显露怒色,表情也是一如既往的淡淡的。    白亦容在牢房里蹲了两个多月,总算是呼吸到了自由的新鲜空气。    一顶软轿停在了牢房之外,太监李勇德等待他多时了。    见白亦容出来,李勇德便道:“圣上有旨,快跪下来接旨。”    白亦容依言下跪,听得李勇德念道:“……朕命白亦容为钦差,前往西北赈灾,指导田业,待赈粮结束后,再归还殷都……”    听到后面,白亦容已然明白了,这皇上是在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此次前往西北,不求他安抚流民,重点在于指导田业几个大字,只要他能让西北干旱哪怕缓解上稍许,那也是大功一件。    想明白后,白亦容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用那句话反着来说,现在是最坏的时代,却也是最好的时代。    18.人在路上    以七品官之身代钦差之职,史无前例。就算是放到现代,你认为国家主席会派一届村长去赈灾吗?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白亦容又是与众不同的。他博学多识,勤于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