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节  (第2/2页)
他要亲自去解决赵文弘。    朝臣跪了一地,纷纷相劝,要他以已身为重。    宋钊却是知道自己这个岳父只是打了个幌子。    赵文弘往南边逃去,手上还有些兵,而先前他又调了南边的兵,南边如今其它是乱成一团。    承安帝亲去是要想一次性彻底解决南边的混乱。    不然南边一但再和敌国发生战事,那绝对是忧患。    宋钊在跪地的大臣中立着,一揖后高声附议。    杨侯爷与宋大郎也想明白个中内情,新朝之初,这些混乱实在没必要说出来,将一切都暗中解决了最好。    两人也跟着赞同,而宋大郎还请缨要与承安帝一同前去。    他和赵文弘还有着一笔血债要换。    宋二郎跟随兄长的脚步,一同请缨,宋钊看得蠢蠢欲动,却被承安帝当朝又做的第二个决定断了想法。    “朕亲去平逆,朝中事务亦不能耽搁,故朕命文颐与驸马监国,处理一切政务。”    此言一出朝臣又哗然,当即有大臣高呼使不得,自古哪有女子把朝政。    承安帝看着众臣冷笑一声:“女子如何不说前朝也出过女帝,朕的女儿与朕守边陲,杀敌无数,当初怎么不见你们说女子不能上战场?你们如今好好站在这里,上下嘴唇一碰就是女子如何如何,可是忘记你们也曾受过文颐的恩惠。”    “你们且再有脸说一句女子如何!”    承安帝凤眸微眯,一字一句都如耳光直接落在喊反对的大臣脸上,让不少大臣老脸挂不住的通红。    跟随着承安帝昔日的副将如今都提拨到各部,他们早在听到文臣和多数武官反对的时候就瞪了眼,听到承安帝讽刺他们顿时纷纷附和。他们那张嘴可是常常与敌军喊战时练得贼溜,每句话都直戳大臣们的心头,气得他们险些要吐出一口老血出来。    承安帝早有决意,才不理会这些古板的臣下,直接召了女儿前来。    赵暮染听到自家爹让她监国也是吓一跳,在侍女搀扶下慢吞吞到了金銮殿,扶着肚子从容地在众臣的注视下走到承安帝身边。    承安帝直接就将人拉到身边,让她坐下,赵暮染也不客气,一屁股就稳稳坐着。怕挤到女儿,承安帝还往边上挪了挪。    众臣看得倒抽一口气。    宋钊看着面不改色的小妻子,低头遮掩眼中闪过的笑意,这样一个动作比任何话语都来震慑人。    父女俩完全不理会朝臣的神色,嘀嘀咕咕不知道在商议什么,然后就听到女郎声音突然高了几度说:“皇位是我们家的,女儿自会看稳了,谁不长眼敢捣乱...”    赵暮染说着,突然阴恻恻笑了一声,那笑声让众臣都脊背发寒。    “——本公主拳头可从来饶不人。”    众臣就想到了她大闹都城,将五城兵马司揍得哭爹喊娘的事。    众臣忙将头低了下去,生怕现在就被看不顺眼,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揍了,那才是丢脸丢到姥姥家。    何况这文颐长公主身边还有个更可怕的宋钊。    一时间,再也没有了反对声音,承安帝这才继续听众臣禀朝事。    第一次正式的早朝足足进行了一个半时辰,众人站得脚麻,散朝时都纷纷回头看了眼龙椅上那格格不入的大红色迎枕,心想本朝真的也要出一位女帝了。    散朝后,承安帝留了宋家与杨家众人在宫中用膳,一并商量南行事宜。    “我也要跟着南去。”刚荣升一国之母的安王妃突然蹦出一句。    承安帝怔了怔,旋即就笑着说:“皇后是该和我一同去。”    她的娘家就在南边,算来也是近十年未归家了。    就当是归宁了。    赵暮染闻言羡慕不已,但身负重任,又怀着身孕,只能咂巴咂嘴不满。    给她夹菜的宋钊瞧见,俯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赵暮染登时双眼亮晶晶:“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宋钊将一筷子鱼肉直接送到她嘴边。    赵暮染美滋滋地张嘴,杏眸弯成了月牙状。    众人看着恩爱的两人一阵牙酸,但没忍住问:“什么一言为定。”    赵暮染嘿嘿一笑,意味深长地看向自家爹:“到时就知道了啊。”说完笑容越发灿烂。    承安帝心中却是打了个突,警惕地朝女婿望过去,看到了女婿眼中一闪而过异光,他骤然生了种要被人算计的不安。    不过接下来几日,小夫妻俩一点异像也没有显出来,安王只能暂先将疑虑收起,准备南行。    一场雪后,安王众人出发,赵暮染送到皇城才折返。    等到第二天早朝时候,赵暮染托着腮听到左相禀的一件事登时就笑了。    还真是好极了。    她爹娘才出门,就这给她找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朋友圈日常:    染染:爹娘刚出门就遇上找事的,该怎么办呢?【配图:突然兴奋.jpg】    钊钊回复:那样子的我曾经一天干掉过几个。【微笑.jpg】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