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比拼雷法  (第1/2页)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记载一个故事。    宋徽宗时期,朝廷奸臣当道,林灵素几次上谏宋徽宗,不要听信奸佞谗言。    这么一来,他就得罪了当时最大奸佞——蔡京。    有一次,京城大旱,蔡京趁机上书宋徽宗说,林灵素徒有虚名,是个骗子。    宋徽宗极其尊重林灵素,自然是不相信蔡京这些话的。    蔡京看出了宋徽宗的心思,继续说道,林灵素号称道法通玄,可是谁又亲眼见过他使用法术呢?    宋徽宗一听,觉得也有点道理。    的确好像没有人亲眼见过林灵素使用法术。    看出宋徽宗心底已经开始动摇,蔡京图穷匕见。    他说道,如今京城大旱,不如就趁此机会,让林灵素一展身手。    如果,林灵素求来了雨,那他就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如果求不来,那就是骗子,欺君之罪,理当杀头。    宋徽宗听完,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传旨了。    林灵素接旨之后,觉得这道圣旨有些怪异。    宋徽宗向来敬重他,怎么会突然给他下这样的圣旨。    他掐指一算,立刻就算出是奸相蔡京在害他。    他微微一笑,没有立刻去找蔡京的麻烦,而是命人在京中搭起了十几米高的法坛,登坛做法,将雨求来了。    瓢泼大雨之中,全京城的百姓都跪在地上,感谢林灵素的活命之恩。    宋徽宗也赶紧派人,把林灵素请进宫里,奉为上宾。    见识了林灵素的通玄手段后,蔡京已经不敢再见林灵素了。    他躲在其他大臣的背后,生怕林灵素看到他。    林灵素是玄门高人,别说蔡京只是躲到人后面,蔡京就是躲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他也能找到他。    林灵素看了蔡京一眼,当即向宋徽宗上奏说,蔡京的前世是北都六洞第二洞的大鬼头。    他转世就是为了祸害天下。    宋徽宗虽然是个昏君,但不是傻子。    他知道,林灵素这是在报复蔡京。    蔡京虽然在治国理政上面,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在伺候宋徽宗方面,却是极有心得。    尤其是蔡京写的一手好字,这和爱好艺术的宋徽宗,完全兴趣相投。    宋徽宗当然舍不得杀蔡京了,于是就和起了稀泥。    宋徽宗和稀泥的表现,让林灵素极其失望。    自此之后,林灵素就辞官回乡了。    林灵素的老家就是市。    但我对《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这个记载,却不怎么相信。    一来,《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是道士编的。    林灵素也是道士。    这其中不能排除编书的道士故意美化林灵素的可能性。    二来,这个故事民间传说的意味太重。    民间传说的故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奸臣要害忠臣,然后被忠臣反杀。    我还是比较相信《宋史》里面的记载。    《宋史》里面的记载说,林灵素小时候当过和尚,因为被大和尚欺负,于是就离开寺庙,去了道观,当了道士。    《宋史》里面林灵素的形象,和历朝历代被皇帝宠幸的其他道士,没有多大区别,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的形象,完全反了过来。。    在《宋史》里,林灵素和蔡京沆瀣一气。    他说,宋徽宗是长生大帝君降世。    蔡京前世则是长生大帝君驾下的左元仙伯。    蔡京,这个左元仙伯,为了辅佐宋徽宗,这个长生大帝君,不惜自毁修为,也来到了凡间。    那意思就是,蔡京是这世上最忠心的臣子。    从《宋史》里来分析,林灵素可不是什么好人。    面对这样的林灵素,我得万分小心。    我又恭恭敬敬朝林灵素行了一礼,问道:    “前辈,莫非也信了亚特兰神?”    林灵素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若不是亚特兰神,贫道又岂能死而复生?”    “可是,亚特兰神教并非玄门正……”    我还想劝说林灵素几句。    就在这个时候,林灵素一拍大腿,打断我道:“贫道记起来了。”    “贫道听说过你的姓名。”    “八思巴就是被你用一个会飞的铁盒子吓跑的。”    “怎么样,今天你来见贫道,可召来了那个会飞的铁盒子?”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说道:“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自从知道任文伦已经变成林灵素以后,我就立刻再次按下了我手机的上的紧急按钮。    只是,市毕竟不是首都。    我们斩龙局在整个省也不过百余人,在市就更少了。    我虽然已经按下了紧急按钮,但援兵没有这么快会到。    我也想过骗一骗林灵素,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说实话。    在林灵素这样的传说级别的玄门高人面前,骗人这种小伎俩是不可能奏效的,反而会影响我在他心中的印象,死的更快。    林灵素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