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节 (第2/3页)
在事发的当时,她真的听到了骨头折断的脆响的,凭贺嘉怡多年的军旅生涯的经验,一定不会错。 “那就好,那就好,还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现在跟你提。” 贺旭东点了点头,心中的愧疚更多了,本来一片好心想帮刘宇浩解决个人问题,哪知道自己这个表妹胡闹的没了个边,弄出这么大一事来,还差点带牵到贺嘉怡,想想就后怕。 “什么事?二哥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就一定会尽我最大努力。”刘宇浩笑笑说道。 “呃……是这样的,我爷爷也听说了今天的事,他想让我转达他老人家对你的歉意,还有一个就是……就是,他老人家想见见你。” 贺旭东说这件事的时候脸色多少也些不自然,开国元勋贺老爷子要见一个毛头小伙子还要先跟这小伙子商量,这要是传出去,估计没有人会信的,贺家门前有多少人想进都进不去,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想尽了办法也没有达成这个心愿,现在完全搞反了。 “见我?二哥?你没开玩笑吧?” 刘宇浩瞪大眼睛,他也觉得这有点太不可思意了,自己和贺老爷子是没有交集的,高高在上的老人家也不可能轻易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贺二哥是不是搞错了?就算今天的事贺家有责任,那也轮不到贺老爷子亲自出面解释啊,那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人物。 “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贺旭东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刘宇浩,眸子里闪过一道异样的神采,虽然很短暂,但还是被刘宇浩捕捉到了,那是真诚的眼色,不搀任何虚假。 可齐老爷子对刘宇浩这方面是有要求的,不要和贺家人来往,刘宇浩现在很为难。 “二哥,我……那……老师……” “我知道齐老可能跟你说过什么,但是我保证,老一辈人的事情是他们的事,跟今天我爷爷要见你毫无关系。”贺旭东打断了刘宇浩的话,摆摆手说道。 “行!那我只带耳朵去。” 刘宇浩迟疑了半晌,最后那话的意思很明显,自己只是去听,但绝对不插言,这是底线。 …… 西山,一个国家离休领导人修养的所在,诺大的别墅群里静悄悄的,道路两边苍天古树,偶尔一片花园生机昂然,处处显出庄严大气。 刘宇浩第一次到这种地方,心情不免紧张,毕竟这不是一般人能到达的所在,任何一个人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都是跺跺脚便能山崩地裂的主,有幸能见到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中见到的神秘人物,对刘宇浩来说,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刺激新奇是一定的。 贺旭东亲自驾驶着汽车,车内只有他和刘宇浩两个人,彼此都很沉默,没有交流,贺旭东一直没能真正看懂刘宇浩,现在贺旭东要不了多久就要去地方任职了,他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难道真的像自己爷爷说的那样,要把自己的产业交到这个人的手中吗? 车在一栋古朴的建筑前停下,一个少校走上前来检查了贺旭东的证件,又拿出一个小卡片在手里看了看,再认真的对比了一下刘宇浩,这期间,大家什么话都没说,直到少校确认无误后,敬了个军礼,车子才被放行进入院内。 “兄弟,我就不跟你过去了,你一直往前走,爷爷在五十米外的凉亭那等你。” 贺旭东微微一笑,声音不是很高,但语调很严肃,似乎想多交代几句,又咧了咧嘴想想还是算了,转身离开。 顺着贺旭东的所指,刘宇浩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自己要到的地方,凉亭的当中坐着一个白发老人,身体笔直,神态威严,手中拿着一个孔雀蓝釉瓷瓶正在欣赏着。 提起孔雀蓝釉瓷,人们便会想起前些年,香港苏富比的春季艺术品拍卖,此场拍卖的重头戏是一只明宣德孔雀蓝釉盘,1238.24万港币的拍卖成绩,成为单色釉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只天价盘子原属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记录良好,品相极佳,盘形优美。器壁暗刻花纹,盘底青花双圈六字官款。 “贺老您好!” 刘宇浩知道这个老人一定就是贺旭东的爷爷了,于是轻声上前,不吭不卑的朝着老人鞠了一躬,神态淡然的说道。 老人面无表情,并没有直接抬头,眼睛也没离开过手中的那个孔雀蓝釉瓷瓶,只是稍稍的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刘宇浩说话:“坐吧。” 刘宇浩没吭声,一屁股坐了下来,淡淡的看着老人手中的孔雀蓝釉瓷瓶,像是欣赏一件稀世珍宝一样,饶有兴致的看着。 这个时候说话是最不明知的选择,多年以来,齐老爷子对刘宇浩在这方面的训练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了,刘宇浩能轻松对付现在的情况。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孔雀蓝在制作初期种类并不丰富,随着它的呈色、胎釉结合等诸多特性慢慢被人掌握,在陶瓷界的应用也渐趋广泛。根据制作品种,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三类:孔雀蓝单色釉、孔雀蓝青花、与孔雀蓝有关的混合彩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